查看原文
其他

年假已过,你该精进了!

        是日已过,命亦随减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如少水鱼,斯有何乐




向上看——常随佛学


当听到诸佛菩萨的事迹,以及往昔印、藏、汉地的圣者前辈,为求正法历尽苦行的传记等,不要认为“他们是佛菩萨的化现,是真正的高僧大德,所以能做到那样的苦行,而我们凡夫俗子怎么能做到呢”,进而懒散、懈怠,在放逸中虚度时日。


我们应当知道,实际上,他们就是如此修行而获得成就的。像米拉日巴尊者,从他的传记来看,起初他的确是一个业力深重、地地道道的凡夫人,但通过依止善知识,通过苦行,当上师的教诫融入相续以后,终于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者。其实,这样的大德在历史上比比皆是,像六祖禅师、慧远大师、全知无垢光尊者……因此,我们应当思维:“作为他们的追随者,虽然不能胜过他们,但只要精进的话,也必定能获得同等的成就。”


《大智度论》亦云:“勉强而勤修,穿地能通泉,精进亦如是,无求而不得。”只要努力勤苦地去做,凿地挖井,最后一定能涌出甘泉;精进也是如此,一无所求则一无所得,只要精进地求取佛法,就一定能获得成就。这一点,在很多修行人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,根据各自精进的差别,每个人所获得的智慧、悲心,以及修行境界都不相同。


进一步来说,高僧大德也需要夜以继日精进苦行,那我们这些为深重业力所迫、为无明烦恼所困、无始以来辗转轮回未曾修持过正法的人,为什么不需要苦行与精进呢?肯定更需要!一定要常常这样提醒自己,劝勉自己。


当然,刚出家的人一般都很精进,刚学佛的人也是如此,但这些只是偶尔性的,起不到什么作用。真正的精进,并不是两三天不睡觉,而要有恒常性,这种精进才能启发智慧,圆满一切善行。






来得及——当下就精进起来


在精进方面,胁尊者就是最好的典范。尊者住于母胎60年,生下时已是须发皆白,80岁他舍俗出家,有年轻僧人取笑他:“出家有两种事业,一要修习禅定,二要讽诵经论,但你如此老迈,什么都做不了,这不是到佛门里滥竽充数、饱食终日吗?”


听到这些,尊者立誓说:“我若不通三藏教理,不断三界欲惑,得六神通,具八解脱,终不以胁而至于席。”从此,尊者夜不倒单诵经、习定,经过三年苦行,最终通达三藏并获得圣果。后人景仰他常坐不卧,两胁从未接触席子,故称他为“胁尊者”。而曾经取笑他的人,不但没有通达三藏,更没有获得圣果。尊者仅用几年精进便超越了他们,所以自古以来,修行人精进与否,在成果上确实有天壤之别。






勿拖延——生命就在呼吸间


很多人心里有求法、修法的念头,但行为上一直拖延、观望,今天不行,明天;今年不行,明年、后年……始终修不了法,“明日复明日,明日何其多”,在这样的状态中耗尽了人生岁月,非常可惜。因此,我们必须断除这种怀着修持正法的愿望而虚度人生的现象。


以前藏地有一位著名的哲白莲大师,他说:“人生犹如屠场畜,过一瞬间死亦临,今复明日久蹉跎,终于榻中呼号矣。”他把人生几十年,比作屠宰场里的旁生临近被屠宰的短暂过程,其实这并不夸张,我经常引用这个比喻。《六度集经》里也有个教证:“人命譬若,牵牛市屠,牛一迁步,一近死地。”意思是一样的:我们人的生命,就像一头牛被牵去屠宰,牛每向前走一步,也就与死亡更接近一步。“人得一日,犹牛一步……昼夜趣死,进疾无住。”人每活一天,就像牛走了一步,就在日夜更迭中趣向死亡,非常迅速,而且片刻也不停留。


过生日的时候,大家都会唱:“祝你生日快乐,祝你生日快乐……”然后端出蛋糕,鼓掌、欢笑。但你想起这个道理,那就成了:“祝你死去快乐,祝你死去快乐……”会观察的话,人跟牦牛的确没有差别,从死亡那一点上来看,过一年就接近一年,过一天就接近一天,乃至分分秒秒在靠近。


因此,我们一定要刻不容缓地修持正法,就像懦夫怀里钻进了毒蛇,或者美女头上着火一样急不可待,要彻底放下今生世间的一切琐事,毫不迟疑地致力于佛法。






划重点——闻思利他两不误


在所有的这些修法中,对一个大乘行人来讲,利益众生是最重要的。因此,要将闻思修与利他相结合,二者都要精进。


如果修行人与世隔绝地闻思修行,固然有好的一面,可以专注求学,但从另一方面来看,这有点像东方的教育,很容易因为欠缺实践而导致高知低能。若能借鉴西方教育中的边学边做,把闻思修与利他结合起来,这样在短暂的人生中,佛法既融入了自己的相续,也融入了社会。


前些日子开“青年佛教研讨会”,我邀请法师们参加,有些法师比较开放,也参加了,但有些稍微有点排斥,担心这个、担心那个,我想是没有必要的。其实就真正的佛法而言,以它的包容性,完全可以融入社会的各个层面,但问题在于,是修行人自己把自己束缚住了。像我以前在山沟里闻思,跟社会隔离,不愿意与人接触,但现在融入社会以后,不但没有退失闻思和修行,反而还增上了信心与悲心。


所以,在闻思修的同时,哪怕能为一个众生种下一个善根,也值得精进。






要智慧——行善要规划好


在精进行善的过程中,还要有计划。正如圣者前辈所说:“修法的时候,要像饥牛食草那样。”饥饿的牦牛,吃草时总是前一口没吃完,就盯着下一口。修法也是同样,在前一个法没修完之际,就应该计划好:此法修成以后,再修某某法。


现在我正在讲《前行》,讲的过程中心里也有计划。比如,讲完之前我要同时开讲《释量论》,而讲完之后,我还要讲……反正我心里还有好多准备,这个法,那个法……


有些道友在世间法方面很会规划:我先在这里修个房子,修完以后,在那里再修一个,然后把这个卖了,再到那里修一个……其实不要规划这些。我们来学院是为了修行,在这里发展房地产没有意义。如果你要发展,就在三点上好好发展:弘扬佛法、利益众生、调伏自相续。在这三个方面,你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,而且要安排好以后的计划。以前法王如意宝说过,他在世间法方面没有任何计划,但在修法、弘法方面就有很多,比如两三年之内,要做什么什么。


上师的教诫很重要,尤其在今天,弘法利生方面的规划是非常需要的。我在台湾、香港、美国都见过一些道场,不仅利生事业广大,而且都有长远的规划。当时我还在想:这些事业虽然很不可思议,但实际也是人做的,应该是在个别发心广大的高僧大德的主持安排下,将众多力量汇聚以后实现的,否则,无因无缘不可能成办。

所以,不论是小的还是大的善法,都要善于规划。





莫后悔——趁暇满人身还在


年轻之时学知识,冬季之时饲养牛,

春天之时耕田地,此三成熟果之因。


凡是欲成果者,必须先种下因。如人欲得晚年的幸福、来世的安乐,那么必须在青年韶华之际,潜心博学积累福慧资粮,否则,不学无术,虚度少年,成了耆年老叟时,只有哀叹“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”。对牧民来说,他们的所有财富就是牦牛,为了它们能顺利度过春天,在草枯严寒的冬季,给它们喂养黄豆等饲料,使它们养精蓄锐,开春之时能抵御反春之风雪酷寒等外境。对于农民来说,一年之计在于春,春天耕耘夏日播种,秋季收成,这是生物成熟的必然规律,若是春季不耕,夏播种则很难生根发芽,又何谈秋收成果?世人为了生活,尚需“晴备雨伞暖备衣”,要从因上着手,那么修行人为什么自由自在地活着时不为死作准备呢?应该在自己菩提的心田中,趁得人身之美好时光,以大乘行持之耕牛,精进地耕耘,则毕竟功不唐捐。



  速成无上道  , 精进最第一  

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